ops8小说 > 玄幻 > 异世无相逍遥 > 还是凑字数

异世无相逍遥 还是凑字数(4/7)

下肢要害穴位(共5个)

    1、肩井穴

    位置: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,肩部最高处。

    经属:足少阳胆经,系手少阳、足少阳、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。击中后,半身麻木。

    2、太渊穴

    位置:仰掌、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。

    经属:手太阴肺经。肺之原穴,百脉之会。击中后,阴止百脉,内伤气机。

    3、足三里穴

    位置:外膝眼下三寸,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

    经属:足阳明胃经,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。击中后,下肢麻木、不灵。

    4、三阴交穴

    位置:在内踝尖直上三寸,胫骨后缘。

    经属:足太阳脾经,系足太阴、厥阴、少阴之会。击中后,下肢麻木,失灵,伤丹田气。

    5、涌泉穴

    位置: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,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。

    经属:足少阴肾经。击中后,伤丹田气,气机不能上升,破轻功。

    总之,以上36个要害穴,被点中后,都有性命危险,但初伤时,可能感觉不大,但后果严重,凡被点中者,不可轻视。

    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。

    人体的两个长寿穴:

    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“长寿穴”:一个是“涌泉穴”,另一个是“足三里穴”。

    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,经常按摩此穴,有增精益髓、补肾壮阳、强盘壮骨之功效。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,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,耳聪目明,头脑清醒,思维敏捷,头发乌亮,性功能强盛。反之,若肾肾虚精少,则记忆减退,腰膝酸软,行走艰难,性能力低下,未老先衰。涌泉穴位于足底,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,屈趾时凹陷处便是。每晚睡前盘腿而坐,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,以该穴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度,每次50至100下。

    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,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,五指朝下,中指尽处便是此穴。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。胃是人体的一个“给养仓库”,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、分解、吸收,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,才能身体健康、精力充沛。所以,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,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。而足三里则能担此重任。每晚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,不但能补脾健胃,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,增强人体免疫功能,扶正祛邪,而且还能消除疲劳,恢复体力,使人精神焕发,青春常驻。

    [编辑本段]致晕11穴部位

    1.脑户穴: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。

    2.囟门穴(又名囟会):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。

    3.上星穴(又名神堂):入发际上一寸陷中。

    4.前顶穴:百会穴前一寸五分。

    5.后顶穴(又名顶门穴):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。

    6.风府穴(又名天星):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。

    7.头维穴:位于额角,入发际角尖处。

    8.耳后穴:位于耳后静脉中。

    9.哑门穴: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。

    10.通天穴:位于前顶穴后五分,再外开一寸处。

    11.玉枕穴: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。

    [编辑本段]致残103穴部位

    1.心井穴(又名鸠尾):胸剑突骨下缘。

    2.对门穴(又名不容):巨阙穴旁开六寸。

    3.扇门穴:即男者左对门穴,女者右对门穴。

    4.京门穴(又名气俞):第十二肋游离间处。

    5.五定穴(又名天枢):平脐中旁开一点五寸。

    6.伯劳穴(又名陶道):第一胸椎棘突下。

    7.肺使穴(又名肺俞):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。

    8.胆中穴:平第四肋间隙,两**之间正中。

    9.对心穴(又名至阳):第七胸椎棘突下。

    10.风门穴:第二胸椎棘突下。

    11.环跳穴:股骨大转子后上方,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。

    12.盖膝穴:即膝盖骨。

    13.膝眼穴:膑骨尖两旁凹陷处。

    14.竹柳穴(又名交信穴):胫骨内侧缘内侧。



请下载app访问,点击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