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时代再创地球文明 第2章 不养闲人的原始部落(2/2)
不去危险陌生的地方,不触碰任何未知的事物,这是大牛族每一个族人从小就受到的告诫。也正是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,人们的性格也都由最开始的好奇,逐渐转变为对一切新事物的畏惧和抵制。
看着人们那副畏手畏脚、异常小心翼翼在山林里行走的样子,夏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慨。此时此刻,他终于领悟到了人类早期发展速度为何会那样缓慢的根源所在。回想起历史的长河,从人类最初开始使用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,一直到以磨制石器为主导的新石器时代,似乎只是从“打制”到“磨制”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技术变革,然而人类却为此耗费了数百万年的时间之久!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?
或许,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于人类的智商尚未得到完全开发,但夏炎暗自思忖,更深层次的缘由恐怕还是这种极度胆小怯懦的性格使然。在那遥远的原始时代,早期的人类与其他动物别无二致,由于畏惧危险和受伤,只能遵循既有的思维定式,在特定的环境中艰难求生。毕竟,自然界中的各种危险,每时每刻都在惩罚那些对自然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人类。
人类拥有高度发达的大脑,可以思考问题,并通过实际行动去征服和改变自然。然而,大自然似乎并不甘心情愿的就这样被人类征服,它会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抗,惩罚那些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人类,同时还会利用自身的惩罚手段逐渐磨灭人类的意志和智慧。所以在没有教育传承的时期,人们智慧的进化往往十分缓慢,甚至大多数时候还会倒退。
狩猎的路上,人们走的很慢也十分小心,生怕会被路边的枝叶和脚下的石块划伤。
不过好在野猪林的距离也不算是太远,在中午的时候狩猎者们也终于来到了目的地。
野猪林里的树木主要以竹子为主,其次还有一些杂树,地上铺了一层厚厚地枯黄落叶,赤脚踩在上面十分松软。有了松软落叶层的铺垫,人们才敢放心的四处活动,不怕会踩到太过锋利的石头而使自己受伤。
在野猪林边缘地带,稍事休息,补充体力之后,大牛就开始指挥着狩猎者们前往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。他们熟悉这片竹林里每一处野猪喜欢聚集的地方,因此每天打猎的任务就是前往那些野猪聚集地查看是否有猎物,然后采取围猎的方式进行狩猎。
队伍走走停停,先后经过了3个野猪最喜欢出没的聚集点,不过可惜除了一些猪粪之外,人们并没有发现野猪的踪迹。就在人们感觉有些疲惫的时候,突然前方传来示意有野猪的信号,于是人们的精神就顿时振奋了起来。
在第四个野猪聚集点,身手灵活的三毛终于发现了野猪的踪迹。
这处野猪聚集点是一处狭长的小山沟,两边高耸,中间低洼,犹如一座天然形成的牢笼。一旦人们封锁住小山沟的前后两端,被困在其中的野猪就很难逃脱。
显然,这些狩猎者深知此理且经验丰富。在大牛的指挥下,他们迅速地分成了三个行动小组。第一组由黑狼和三毛领衔,共计5人前往小山沟的上方进行拦截;第二组由青木与大石带领,再加上夏炎总共5人赶赴小山沟下方实施围堵;而大牛则亲自率领4名狩猎者一共5人在小山沟中间部位,负责驱赶野猪,并随时支援各处。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
请下载app访问,点击下载app
转码声明: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,仅作介绍宣传,请您支持正版
来源:feilu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