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s8小说 > 都市 > 兰陵风流 > 第 330 章 330:珍珠与细丝,忍性与真金

兰陵风流 第 330 章 330:珍珠与细丝,忍性与真金(2/3)

行去道门前,我去松鹤院拜别祖母,祖母送了我一串道珠,当时说的话我后来细想,应该是祖母已有预料,我会留在道门,和你四哥会和离。往日在府中时,祖母没有说过多少话,对人心却看得通透,心境通达平和,自有天地。祖母送我的道珠,回到药殿我才知晓,这是师尊当年在长安赠给祖母的,祖母回赠给我,也如师尊当年对她的祝愿:持清静心,便是天地。”

  道玄子前辈?萧琰惊讶睁圆双眸,原来祖母和清猗的师尊当年还有这等渊源,然后又扬眉笑开,觉得以祖母的品格,即使没有这番渊源,也是她老人家会做出的事,“祖母亲生只有一子,就是父亲,儿媳也是祖母的亲侄女,感情当然是深厚的,但父母母亲的性子都不似祖母,还有我们这么多孙子孙女,也没有一个性情似祖母的,国公府中,论清静澹泊,其实只有你似祖母。清猗,祖母很喜欢你。”

  一直以来太夫人都很喜欢沈清猗,只是以太夫人清淡寡欲的性子,喜欢也是不外露的。

  萧琰心性坦然,说话也坦然,“祖母是因为身份,不能和祖父和离,他们的婚姻就是责任。但重要的是,祖母有一颗清静心,无论在长安还是贺州,她的心都是清静自由的,梁国公府不是她的困笼。心自在,哪里都是天地。”

  沈清猗点头说道:“祖母希望我也寻到自己的清静天地。她老人家是真正豁达的长者。”

  “这就是中通外直呀!”萧琰拍手笑道。

  如果父亲也这般“中通外直”就好了……萧琰想道,但要让父亲没有芥蒂的接受清猗,这不是也许,而是肯定没可能。

  “先让父亲接受,这是小目标。”她说道,“以后再在相处中让父亲消除芥蒂,这是第二步。”

  她这话说得没头没脑,沈清猗却明白,微笑点头,“这比咱们修行的小目标和大目标容易。”

  萧琰想到长生的“小目标”和创生创界创宇宙的“三大目标”,不由“噗!”笑出来。

  这么比那真是很容易了。

  萧琰知道,清猗是告诉她,不要急,我们有很长的时间,慢慢来,不要伤了你们父女的感情。

  她粲然笑道:“是,我们有很长的时间。”

  ……

  两人荡舟上岸,携手在花园中漫步而归,在茶室用了一盏茶便各去书房为对方作采莲图。

  萧琰依然是长山画法,采莲带着悠然的江南意味,适宜用青绿山水表现,油画的技法不需要使用,遂在笔法精工中突出人物神韵,将沈清猗清静微笑的神情、悠然自得的意趣画得入木三分,还有素手摘下莲蓬时指尖仿佛带着的情感,似缱绻又似温柔,让人禁不住猜想——她在想什么?

  萧琰当然知道沈清猗想什么,因为她采完莲蓬就笑吟吟的说了句:“既得同心侣,复采同心莲。”

  萧琰喜滋滋的笑,心想皇甫阿母看到这画就知道清猗在爱情中。忽地又呆了眼,不是说采莲忆吴兴么,这画一看就不是忆故乡思亲人呀!但要重画……她又舍不得了。清猗当时就是这感情呀。写实就要写实,是什么感情就是什么感情,不能硬搬。萧琰想了想,又铺宣纸作画,画沈清猗品莲子那一幕,有些遗憾的神情、微带怅然的眼色,正是清猗思忆吴兴的感情。

  萧琰作这幅画时,沈清猗的画已经完成,从见欢斋过来,在旁边的案几上看萧琰已经作好的采莲图,然后取了狼毫,提笔濡墨,在画上题下“既得同心侣,复采同心莲”这句,落款含笑写道:山园潋滟晴方好,与爱人荡舟元合庭莲池。她给母亲的长信已经写好,与萧琰定情之事当然要告诉母亲,也等中秋那日与这些画一起寄出,母亲会很高兴,她有了自己的同心人,从此清静的天地里有了鹤相伴、雁同飞。

  半时辰后萧琰画好品莲图,“清猗,你先看,然后作题。我去看你的画。”说着就迫不及待的跳去见欢斋,看沈清猗画的她。

  沈清猗的画仍然是她的写意风格,构图简而不繁,布局疏朗,笔墨清淡而含蓄无限,人物景物都不精细,但画中人的神韵一看就是萧琰,就连干净剔透的气息均在清淡墨色中显露无遗;采莲时欢快雀跃的心情、心灵沉浸在爱情中的炽热情感,都透过画面而出。而在采莲和感情的动景中,整个莲池又是静谧的,自然而然蕴藉着清静悠然的意味,和莲池上空的白云悠然、晴空的幽静辽远形成映照。萧琰看着画中的自己,感觉脸有些红,心想哎呀原来我当时的神情是这样的,祖母一看这画就知道我是“采莲欲遗心上人”了!

  心里嘻嘻,又想道清猗画中的情境欢悦安然,安然中又静谧而悠远,心似莲子清,又如白云悠悠、长空幽远,祖母看了会很欣慰,欣赏喜欢的晚辈终于寻得了自己的天地,应该也会很惊喜……吧,清猗的天地中是我和她的情。

  萧琰心里嘀咕,这画果然是不能给父亲和母亲看的,父亲看了得恼火,母亲看了……呃,喜怒难辨?大儿媳妇变成小儿媳妇,这是恼呢还是喜呢?萧琰想了想,觉



请下载app访问,点击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