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s8小说 > 历史 > 大唐:父皇,这可不兴吃啊 > 第四十一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(2/5)

大唐:父皇,这可不兴吃啊 第四十一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(2/5)(1/2)

“将军,那些百姓要见你。”

王坚擦了擦有些湿润的眼眶说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
当王坚走出县衙,一个个或年轻,或老迈。或瘦弱,或健壮的男子站在了县衙门口。

他们身上穿着自己拼凑的防具,手上拿着千奇百怪的兵器。

有枪头锃亮的红缨枪,有一把看起来就极为沉重的铁锤。

有从吐蕃士兵尸体上拿来的长槊、弯刀,也有县衙内库存的唐刀、长矛。

盔甲不多,全被这些人自己分配给了其中最为健壮的那些人身上。

“将军!让我们上吧!”那个白须白发,精神矍铄的老者说道。

他手中拿着一杆红缨枪,气势不凡。

“不准!”王坚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。

“只要三万将士尚有一息尚存,我就没有道理,让你们这些百姓去送死!”

“大人,战事吃紧,让我们上吧!哪怕是用我们的命,去换那些军爷的命呢!”一个瘦弱的,书生打扮的人说道。

“你以为你们是谁!”王坚吼道:“你们这样不顾一切就上,是给他们添麻烦!大唐的军士都经过军阵的训练,你们呢?且不说个人武勇如何,一个个的,连基本的训练都没接受过,上去送死吗!?”

“我告诉你们,我大唐子民的命!不是那些吐蕃蛮子能比的!都给我退下!前线将士只要没死绝,你们就不准上!”

王坚一番话说完,所有人都沉默了。

当他准备走出人群,却被人群挡住了。

“你们做什么!你们这是违抗军令!”

只见那个壮汉铁匠上前一步说道:“宣威军,段德元,见过王将军。”

手持红缨枪的老者也是上前:“天策府,前府兵教头,祖正豪。见过王将军。”

“武威军,韦俊英。”

“玄甲军,康昉”

……

一个接一个老兵出列,一个又一个曾经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,解甲归田的将士们,再度站了出来。

“将军,其余人我等管不着,但咱们这些老兵油子,今天这仗是打定了。”铁匠段德元说道。

名为祖正豪的老者也是说道:“老夫已经没几年好活了,就算死在这里,也是死得其所。陛下曾希望老夫留在长安,颐养天年,但老夫还是来了边关,为的就是今日。”

王坚终于找不到理由拒绝这些人了。只好对着阿良说道:“阿良,把库房里剩下的铁甲给他们。”

也就在此时,北门的城墙也是再度出现了变故。

投石车的轮番抛射,终于是击碎了本就脆弱不堪的北城门。

原本看看只够两名骑兵通过的狭窄甬道,瞬间变成了一片空地。

那些安置的拒马在此时也是失去了意义,汹涌而来的不仅是吐蕃的骑兵,还有鱼贯而入的大量的步卒。

下一刻,北门失守的噩耗便传到了王坚的耳朵里。

“什么!你说什么!”

“将军!北门失守!张副将与五百弟兄尽数折损!”

“奶奶的!还能动的,跟老子来!”

王坚暗骂一声,随后亲自披甲挎刀,冲了出去。

北门失守,吐蕃军也是停止了毫无意义地进攻城墙的行为。

既然已经打开了缺口,那就直接通过缺口,形成兵力压制便好。

此时尚在城墙之上的将士们,突然感觉到了敌人的大量减少。

虽然依旧不断有吐蕃士兵涌入,但是相比之前那般凶猛的攻势,此时的攻势,显然弱了不小。

“怎么回事,怎么他们上来的速度变慢了?”

“不,不是变慢了!是北门!那里被攻破了!”

“什么!”

“我们得去支援!”

“不行!如果我们走了,吐蕃蛮子会毫不费力的接管这里,然后打开城门,到时候两面包夹之下,我们就完了!”

“该死,那怎么办!”

“留下一千人守住城墙,剩下的人,和我支援北门的弟兄!”

“好!”

很快,城墙之上的唐军很快开始了分流。

剩下的士兵们,纷纷用上了更利于防守的长矛与盾牌。

至于那群支援的士兵,则是全部拿上了唐刀。

想比于城墙之上你来我往的攻防战,街头巷尾的战斗,更适合刀这种短兵器。

说时迟那时快,先一步出发的老兵队伍已经赶到了北门处。

很快他们便看见了被吐蕃军队围困的一支数十人的唐军小队。

他们依托一座客栈的残骸,还有弩箭和长矛不断地进行着反抗。

硬生生地将数千涌入城内的吐蕃军队,拦在了北门一线将近一刻有余。

不过这种局面显然维持不了多久了。

弩箭耗尽,长矛折断。

一旦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,这几十人的人数,瞬间便



请下载app访问,点击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