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朱允炆赶走后我被洪武拜为上卿 7、墨色令牌现身!(1/2)
7、墨色令牌现身!
老黄头将大衣裹在身上,喝了口黄酒下肚。
加上跟前的火堆,还有那架子上正滋滋冒油的烤野兔。
这一路上因冷风冷雨而带来的寒气,在此刻。
全都散去。
这几天时间,老黄头没有来,主要还是在担忧黄河一事。
这大雨一天比一天下得厉害。
老黄头的心,是一天比一天发愁。
今早老黄头还把钦天监的监正叫来,问局势。
那钦天监的脸色都吓得惨白,说知道会下雨,但不知道竟会下这么大。
怎么大的雨,要是连着下三四天,黄河水非得泛滥不可。
朱元璋听了钦天监监正关星的消息,后知后觉。
也就不以为意。
洪武所担忧的,自己派去的锦衣卫,到底能不能赶在黄河决堤改道前,成功泄洪。
好在钦天监监正走后不久,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折子就递了上来。
朱元璋急冲冲的打开信函,发现里面除了有一封信而外,还有一块黑色腰牌。
那腰牌上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“良”字。
展开信函,朱元璋快速阅览一遍。
心中的那块大石头,终于是放了下来。
可是
这封信涵,又给朱元璋罩上了一重迷雾。
信上表示:
庆怀、安化两县河道,已经被人提前开凿。
百姓房屋、田地尽数被毁。
但是老百姓却几乎没有太大伤亡。
经过锦衣卫的一番探听,得知。
在水淹两县之前,这两县的百姓,每家每户都收到了一只简易竹筏。
正是靠着这简易竹筏,才让这几十万百姓在滔天的洪水当中,得以生还。
而朱元璋派去的锦衣卫,啥事儿都没干,就已经结束了。
人祸这个大黑锅,也不用朱皇帝来背。
毕竟锦衣卫还没到,河道就被凿开了。
而且几十万的黎民百姓,也大多无恙。
看到这里的朱元璋,不由得手心直冒冷汗。
两眼直直的瞪着手中的黑色令牌。
一阵心有余悸。
几十万百姓,起码得十万张竹筏。
这到底是一股怎样恐怖的力量?
最重要的是,这力量到底在为谁服务。
受什么支配!
朱元璋的心中,一时间迷雾重重。
但不管怎么样,眼下最大的难关已经解决了。
而且这个结果,还非常的出人意料。
不管是谁的手笔,朱元璋对这件事都非常满意。
这样的结局,已经远远超乎了他的相信。
因此
当压在心中的石头放下之后,朱元璋也顾不得外面还淅淅沥沥下着雨。
执意要去找赵家娃好好唠唠,喝喝美酒。
这两天,可着实是把自己闷住了。
所以,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。
一名披着棕色蓑衣斗笠的老头儿,跟做贼一样,小心翼翼的推开院坝的木栅栏。
眼见烤架上的野兔已经差不多熟透,赵良将孜然粉、辣椒面等混合佐料撒在兔肉上。
浓浓的香料与滋滋冒着油的野兔肉一碰撞,浓郁的香味顿时扑鼻而来。
唔啊!
“娃儿,赶紧给咱来个兔腿,馋死咱了!”
赵良看着老黄头一脸口水横流的样子,心中到时乐得开怀。
伸手扯下一大块兔腿肉,再放了些佐料上去,递到了老黄头面前。
“嘿嘿,香吧!不是我吹牛,宫廷御宴也不如我这烤兔腿好吃!”
赵良确实不是说假话,光是孜然粉、辣椒面,皇宫里也没有。
不仅皇宫里没有,整个大明朝,都还没引进哩。
老黄头闻着扑鼻而来的香气,再也忍不住了。
张开满是哈喇子的嘴,一口咬下去!
吧唧吧唧
唔嗯~
“这味道,就是拿个神仙来,也不换咧!”
老黄头满脸陶醉的啃食着手中的兔腿。
平日里在赵良这儿,舍不得撒手的酒壶,这时反倒被冷落一旁。
“娃儿,你说你有这厨艺,去甚北方,就待在南京,在这秦淮河畔,开一家酒馆,那不得赚的盆满钵满!”
老黄头一边啃食着手中的兔腿,一边还不忘和赵良打趣。
赵良将另一边兔腿扯下来,放嘴里咬了一大口。
又灌了口黄酒。
只是乐呵呵的笑,对老黄头刚刚的话,不置可否。
没多一会儿的功夫,老黄头便将手中的兔腿吃了个精光,只剩下光秃秃了一根骨头。
这时老黄头才想起脚边的一壶黄酒。
提拎起来,放在
请下载app访问,点击下载app
转码声明: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,仅作介绍宣传,请您支持正版
来源:feilu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