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:我的军火威力亿点点 第四章 科技那么的迷人(1/3)
在山道上,硝烟还未完全散去,李勇用草鞋踩碎了半截烧焦的卡车轮胎。
他背对着正在检查弹坑的八路军战士,用指腹反复摩挲着那枚带有螺旋纹路的弹壳。
月光在弹壳的金属表面折射出诡异的蓝紫色光芒,与他曾在关外雪原见过的极光极为相似。
三十步外的山坳中,马睿正用刺刀削平一根松木。每当他俯身时,后颈皮肤下就会隐约浮现出类似电路板的幽蓝纹路。
蓝羽抱着军用搪瓷碗走来,恰好看见三只铁皮罐头在他掌心自动分解成银白色流体,随后顺着松木的年轮渗入地下。
“通讯基站的发射塔需要达到八米高。”马睿将最后一块铸铁板嵌入树桩,原本腐朽的木质竟突然泛起了金属光泽,“今晚我们就能接收到太行山根据地的电报频率了。”
蓝羽将温热的野菜粥递给他,指尖轻轻掠过他手腕上跳动的青色血管。那些血管正以某种特定频率震颤,与两公里外山洞里管道的轰鸣声完美同步。
“李队长在怀疑我们。”她压低声音说道,袖口滑落的铜线圈在她掌心迅速聚集成一台微型发报机,“他刚才检查了所有弹片分布的区域。”
马睿仰头饮尽碗中的菜粥,瓷碗边缘突然生长出细密的金属菌丝。
当他放下碗时,那些菌丝已将粗陶改造成了一个带有散热鳍片的信号接收器。
“怀疑是难免的。”他转动着改造完成的设备说道,瞳孔深处闪过数据流的光芒,“毕竟我们制造的88毫米高射炮射程比德国原厂货远了五分之一。”
尖锐的军号声突然划破了夜空。
正在搬运战利品的战士们迅速卧倒,却看见马睿从腰后抽出一个巴掌大的金属方块。
蓝羽的手指在方块表面快速敲击着,二十里外的山脊上突然亮起了七道幽蓝色的光柱,将整个山谷照得清晰可见。
“热成像预警系统。”马睿将金属方块抛给目瞪口呆的李勇,“东侧断崖有三个日军侦察班正在迂回前进,建议派三组人去2号伏击点。”
李勇盯着方块里跳动的红点,喉结滚动了两下。
他解下绑腿里的老怀表,只见表盘上王村长用血画的五角星正在发烫。
“马同志,这洋玩意儿……”他话没说完,怀表突然在马睿手中解体并重新组合成一个带伸缩天线的定位器。
“现在是凌晨两点十七分。”重组后的怀表发出机械女声,表盘投射出三维地形图,“敌军预计四分钟后将进入雷区。”
当东面传来第一声爆炸时,蓝羽正将改造过的蓑衣披在马睿肩上。
纳米纤维在雨中自动编织成防弹层,她系绳结的手突然被马睿握住。
马睿的体温透过潮湿的布料传来,那些在他皮肤下游走的蓝光变得格外清晰。
“输料管还能维持四十八小时。”他的呼吸中带着淡淡的金属锈味,远处不断亮起的爆炸火光在他眼底折射成数据瀑布般的景象,“我们需要二十吨生铁,或者……”
“乡亲们天亮前就能送来第三批废铜烂铁。”蓝羽将发烫的额头贴在他胸口说道,同时听见地下管网传来雷鸣般的回响。
那些被电磁场唤醒的铁矿脉正在地层深处奔涌着,仿佛一条条苏醒的金属巨龙。
李勇的怒吼打断了他们的对话。八路军小队长举着冒烟的汉阳造冲上山坡,身后跟着七八个抬着担架的民兵。
“马同志!三号伏击点的诡雷怎么会自己移动了?”
那是自走式跳雷。他摘下望远镜,镜片随即自动熔化为液态金属,流回袖口,它们正在追击溃败的伪军。
山洞方向突然传来汽笛般的轰鸣声,一群铁雀从岩缝中振翅而出。
这些由弹片重组的机械鸟掠过战场,每只爪子都抓着微型燃烧弹。
蓝羽望着渐渐亮起来的天际线,发现云层中悬浮着无数六边形光斑——那是马睿三天前布置的大气电离层天线正在充能。
报告!一名浑身是血的通讯员撞开灌木丛,张二狗带着鬼子特种小队摸到后山了!
马睿与蓝羽对视的瞬间,整个太行山的金属矿脉同时震动。
蓝羽袖中的发报机零件迅速重组,而马睿后颈的电路纹路已蔓延至耳际。
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,他们脚下的岩石渗出银蓝色黏液,这是地下兵工厂的神经液在寻找新宿主。
金属蜂鸣声在山谷间骤然共振,蓝羽手腕翻转,十二枚方孔铜钱从袖口射出。
这些带着绿锈的铜钱在空中分解重组,瞬间化为巴掌大的螺旋桨无人机,呼啸着飞向崖壁裂缝。
电磁干扰已覆盖三公里。马睿单膝跪地,五指深深插入渗出蓝液的岩层。
地底传来沉闷的响声,二十七个伪装成山石的信号塔同时升起,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织成一张肉眼可见的电磁网。
张二狗带领的关东军特种小队刚摸到溶洞入口,钢盔突然迸发出耀眼电弧。
十几个鬼子惨叫着
请下载app访问,点击下载app
转码声明: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,仅作介绍宣传,请您支持正版
来源:feilu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