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s8小说 > 都市 > 兰陵风流 > 第 416 章 416:立命定运

兰陵风流 第 416 章 416:立命定运(2/4)

后抿了下唇,目光澄静下来,按照萧桥的示范一丝不苟的做,神情专注认真,就好像她练刀一般。

  萧桥又有些想笑,却又神色一整,看萧琰的眼神变得有些静穆。

  他觉得,这位十七堂姊很有意思。

  以前他也带过很多来和合的堂兄姊堂弟妹、大唐熟识的朋友来吃大食餐,就想看他们抓食的样子。有的一脸嫌弃,坚持士族习惯,不雅不食;有的一脸大义凛然,说豁出去也要体验一把;也有豪爽洒脱的,撸起袖子准备干;还有矜庄持重的,礼仪极佳的用着抓食,即使心中不习惯、不喜欢,也不会表露分毫,保持着士族风度,等等。

  这位十七堂姊却是不同,她是真心在吃饭,认真学习异国的吃饭方式,认真品味一种饮食,就好像吃饭只是吃饭,没有其他。

  非常,纯粹。

  萧桥笑了起来,很开心的笑。

  他见萧琰进食的动作生涩,忽然又哈哈大笑,还以左手捶腿,笑得前仰后合的,十分夸张。萧琰专注对着面前食物,没有被取笑的恼意:第一次用手抓食难免让人好笑的。如果是清猗……她心里噗哧笑了,眼底也流出笑意,实在想象不出呀,觉得以后可以试一试,一定很有趣。

  萧桥见她神色专注而柔和,没有半分恼色,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真切,语调愉快的说:“十七姊,我第一次抓食也是如此,总觉得不干净,还有手指油腻腻的。但吃过几次习惯了,倒觉得这样也很自在,有一种亲手接触的真实感。就像婆罗门僧侣说的:身体接触,亲证自然……哈哈,这是天竺人的道理,我觉得很有道理。跟大食人的道理又不一样。”

  萧琰细嚼慢咽一口饭团后问他:“大食人的道理是什么?”

  “大食人的道理是:真主赐五指以食,须遵循,不可违背。”

  “咦?哦。”萧琰想了想,点点头,觉得大食人的道理也是道理,如果将真主当成天道,那就跟他们遵从天道一样,可以理解了。

  只不过,他们遵循天道,也探索天道;天道是随着认知而变化,不是不变的一本书。

  ……

  “十七姊,味道如何?”萧桥见她吃下约摸一小碗的抓饭就兴致盎然的问她。

  萧琰抬眸,认真的点了下头,“你说的没错,味道真是好极了。嗯,跟咱们唐人的炒饭不太一样。”

  唐人也有炒饭,但配料没有这么大食手抓饭这么丰富,也不会用羊肉炒饭。可能是炒饭本就燥,羊肉的燥性太重,燥上加燥,大唐主流认为不合养生之道的原因。

  她又说道:“用手抓食,手指亲触,而不是通过箸的间接,有种食味更融入、更细腻的感觉。大概就是你说的,婆罗门信仰的道理,身体接触自然,亲证自然。——佛宗的苦行僧、托钵僧也是以手而食,也是合了亲证菩提的道理。”

  萧桥笑道:“佛宗源于天竺,和婆罗门同出森林派的教义——亲身证悟,才能明白道理。要亲证,然后悟。这就是‘道理不能用言语表说’的道理。”

  这话又是表达他“只要是说出来的道理,不可能永远正确”的道理。

  萧琰点头笑了一笑,表示认同他的这个道理。

  她的堂弟,似乎就是在寻求她和他的共通点?

  萧琰撕了一小块羊肉,慢慢的吃着。

  她以前没吃过手抓饭,但吃过手撕羊肉,在静南军和乌古斯的时候,吃烤全羊就是上手撕,在军营不能时时维持士族礼仪,那只会让士兵远离你,在乌古斯就要入乡随俗了,用手的确痛快,比用刀割的感觉好,尤其幕天席地,头顶辽阔的天空,周围一望无际的原野,那种感觉,豪迈、爽阔之极。

  萧琰很喜欢思考,以前她就想道:环境不同,会形成不同的性情。

  她专注吃完这块羊肉,洗手时又思考着:不同的生存环境,造就不同生活习性的民族;但是生存环境改变了,民族的生活习性却不一定会改变,比如大食人……当初默罕创立真主教的时候,大食人还处在部落联盟阶段,在干旷草原和沙漠中逐水草而居,部落又多仇杀掠夺,迁徙频繁,这种生存环境下,以手而食就是最简便快捷的,保持这种习性就很有道理;但在大食强大建立帝国后,生存条件完全改善,却依然保持了抓食的生活习性,一海之隔的北西洲人却早已发明了刀叉……

  大食人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性,这是尊重他们祖先的传统?不,大食和大唐不一样,他们唯一信仰的是真主,不祭祀祖先也不信仰祖先,他们的生活就是一本书:原来如何,现在就如何。

  说出来的道理成了永远的道理。

  信仰凝固了时光,生活也就一成不变。

  萧琰不会说这是不好,信仰有合理的,也有不合理的,理解合理的,尊重不合理的,只要这个不合理没有伤害他人。

  “大食人多数豪迈旷达,应该跟这种饮食习惯有关;当然大食女人



请下载app访问,点击下载app